close

標題因為不知道要訂什麼,所以就選了リンネ裡的一句歌詞。

大家快去聽(←推銷XDD),因為我每段時間會選不同的曲子放都是有原因的。

 

這兩天心情不佳,負面能量釋放中。

現在剛洗完一個冷水澡更是滿腹幹意www。

之前停滯了一個禮拜的網誌,不知道為什麼提不起勁寫東西。

每個人對於網誌都會有一點要求吧?

有些人是沒圖不更,有些人是沒照片不更,有些人是沒整體性不更。

我覺得我就算更了也什麼都沒有,但是就算是這樣也不一定會更。

但是就算這樣還是有人會來看耶。

謝謝你們U_U。

 

每個人的過去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陰影以至於影響到自己現在的生活吧?

最近我不禁感嘆我的陰影還真是多啊。

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想到以前的某一個人或某一個物品或某一件事,讓我在做眼前的這件事的時候變得更加遲滯更加笨拙,明明本來就不是多俐落的人了。

就算不是有意識地想起那件事,也會因為過去的影響而對某件事特別執著或者抗拒。

其實我覺得如果這樣的陰影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可是往往事情並不是如此。

我想對那些被我影響到的人道歉。

對不起,我會努力控制自己。

 

今天在課堂上討論到網路對於新聞媒體的影響,讓我重新回去想了一下網路這東西對我而言的意義。

我覺得現在網路跟現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但其實這並不是我所樂見的。

(啊,應該說,跟現實有接軌的網路使用用途是不一樣的。)

在有一定的匿名性的前提下,我在網路上感到比較安全。

有些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會覺得不夠安全而無法說出口卻想說出來的東西,可以在這個媒介裡得到抒發。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這樣的話寫日記不就好了嗎?可是這就是網誌和日記不同的地方。

可以在一個沒有人知道我的真正身分是什麼的地方,向一些我也不知道是誰的人們說話。

就是日文裡的那個「誰か」的感覺吧?

因為不知道對方是誰,所以說什麼都沒有關係,反正對方也不會在意,想看的人就會看,想留言的人就會留言,不想看的也就不會點進來亂。

跟台灣的網路社會比起來,我覺得日本的網路社會好像匿名性比較高的樣子。

其實剛開始用臉書的時候我也很排拒把照片放到網路上、不喜歡在網路上用真名,都是為了不要讓網路跟自己的真實生活產生接軌,不過現在要這麼做似乎還蠻不可能的,所以我妥協了(聳肩)。

雖然說如此一來可以比較容易拓展在網路上的人際圈,不過麻煩也變多了。

就像有些人不會給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的部落格或臉書一樣,有時候我也會有種「要不要乾脆重新開一個沒有人知道是我的帳號呢?」的想法。

這樣一來就可以放心的去扮演另一個角色,或者是放心的說想說的話了。

但是這樣重新去想一遍之後,我更覺得我不應該隨波逐流地開始使用有我照片的頭像了。

要不要換回來呢~?就留臉書的照片only這樣。

可是最近手殘到一個程度連個屁都畫不出來該怎麼辦呢~?

會有想要扮演另一個自己的想法會不會是因為我對現實的自己感到不滿意呢?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是的吧。

我覺得我對現實的自己還蠻絕望的,雖然也不是沒有自己可以認同的地方,但是總是不夠,永遠。

也不是因為網路上就可以把自己變得多好,但是在這個可以只表現部分的自己的地方,我可以選擇要把什麼東西丟出去,在累了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離開不玩了。

當然這件事的前提是在這個平台上只有我知道我是誰。

 

今天晚上去電影院看了《告白》。

因為是在都柏林,所以是日文語音+英文字幕。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說得上看得比較仔細一點吧。

整部電影的步調很慢,而且大量使用慢動作鏡頭,很多畫面也都看起來糊糊的好像隔著一層什麼。

我還挺喜歡這部電影幽默的方式和它使用的配樂,有些地方會讓我忍不住哼笑出來。

跟這陣子看得很多電影比起來,我覺得它算是一部很完整的電影。

劇情完整,畫面也很有表達力,只是步調好慢讓我看得有點侷促不安。

我覺得整部片裡最正常的人就是美月了。

不過說實在我覺得無法說誰對誰錯,有些事情就是沒有辦法的。

我只能說,換做是我我大概不會那樣做,但是我能夠理解他們想要那麼做的心情。

整體而言還蠻喜歡這部電影的。

而且裡面的選角都好漂亮噢!有松隆子,主角們也都長得好可愛。

不得不說當電影結束的時候,聽到同場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反應挺熱烈這件事讓我覺得挺開心的。

看到自己認同的事物被別人認同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也被認同了這樣。

 

因為好久沒有打東西了所以打了這篇。

整篇內容雜亂沒有整體性真是抱歉,而且也沒有照片><。

 

明天還要早起上課,那麼今天就這樣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秦宇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